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刘翔有2亿存款?

不知道。这是刘学根、孙海平以及“翔之队”的事。至于媒体为何热炒这一话题,想必跟“窥探欲”有关——名人的口袋,当然更容易吸引眼球。

我没兴趣研究这2亿存款的真实性和构成比例,但面对这则国庆期间爆出的消息,我仍会想起两年前的8月18日,刘翔在没人的角落,用受伤的腿对着墙角猛踢的境头。

一同想起的,还有一则未经证实、可能永远没法证实的消息。报料人自称NIKE中国营销总部的知情人士,在刘翔上演令数亿国人错愕的退赛一幕后,此人声称是以NIKE为首的赞助商决定了刘翔的退赛,并让“翔之队”接受了这一决定。理由是纯市场的——当时的刘翔很难击败罗伯斯,退赛可以减少赞助商的损失。

去查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没有意义。我们只相信我们看到的以及由此所能给出的逻辑。

退赛事件发生后,NIKE迅速表态说,他们依旧会选择刘翔作为代言人,而且他们在24小时之内修改了平面广告的用语,包括“爱运动!即使它伤了你的心!”但也有企业在退赛当晚就做出另一种选择:联想公司就撤销了与刘翔合作的一款笔记本的广告。

再来看看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》,刘翔在奥运前的2007年,收入1.6亿元,2008年缩水为1.3亿元,到了2009年则变成6000万元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透露,2010年,刘翔还没有签下一单新的商业赞助合同。

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跟成绩挂勾,赞助商不会关心明星的伤情,他只看销售业绩和数字。

此时,刘翔是赞助商的产品。

回头来看,刘翔与大众的关系。

自从2004年横空出世,刘翔便与姚明一道,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两大体育明星。这种集中关注的力量,在2008年到达巅峰。刘翔的母亲有一句名言最为贴切,“现在,刘翔是国家的儿子。”这一定义通过媒体得到放大,包括一些国外媒体,带着无比的好奇,描述着刘翔与中国大众的关系。英国《泰晤士报》著名记者约翰·古德博蒂写道:“失败对他(刘翔)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,对刘翔许多支持者以及所有中国人来说,也都会是场灾难。”

然而,8月18日之后,人们惊讶地发现,除了沮丧的赞助商,没人因为刘翔的失败有灾难感。哭泣也好,震惊也罢,对许多国人而言,这只不过是一个“战栗”。人们仍然享受着一届出色的奥运会,仍然欣赏着“8金王”菲尔普斯和“黑珍珠”博尔特。说刘翔是“国家的儿子”,是否是媒体的一厢情愿?许多等着批驳这种幼稚心态的人们,突然发现失去了方向,转而集体表达“理解”。

说刘翔是“国家的儿子”,这一说法过于强调中国大众对刘翔的期望,低估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。没有刘翔的两年,人们错过了什么?欧冠、NBA,一个没有少。再看看南非世界杯,中国大众不断上升的关注度和消费数字,别担心他们找不到乐子。像“女排精神”那样,在体育身上寄予更多使命的时代,已经过去了。在消费体育时代,正是“一代人来,一代人走,太阳照常升起”。

此时的刘翔,正在努力备战一个月后的亚运会。当年“随便玩玩”的亚运会,如今也成了29岁的刘翔不能错过的青春尾巴。随着他竞技状态的不断下滑,“2亿存款”只是一个开始,类似“车震”“结婚”“生女”这样的八卦话题也会接踵而至。

所以,当你看到这些,不必惊讶。刘翔只是大众的一个消费品。一个北京奥运前升值,奥运后贬值的消费品。

仅此而已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胡海云

胡海云

9篇文章 13年前更新

体育媒体人。曾供职于《体育画报》、《足球报》、《21世纪体育报》、《竞赛画报》,现任《体坛周报》车运动周刊执行主编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9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0年 9篇